和田玉有哪些物理性能?如何辨认?


一、和田玉的物理性能

和田玉的物理性能大致如下:

比重:2.9~3.1(含阳起石多,比重偏大)。

硬度:5.5~6.5(摩氏硬度)。

耐压:7吨/cm2(铁的耐压为4~5吨/cm2)。

断口:参差状。

条痕:白色。

通明度:半通明~不通明。

光泽:脂状光泽、蜡状光泽、丝绢光泽、贝壳光泽、玻璃光泽(脂状光泽、玻璃光泽与抛光方式有关,蜡状光泽、丝绢光泽、贝壳光泽与玉中的化学成分、散布、玉的结构排列和含水多寡有关)。

色彩:

玉本色:白色、黄色、青色、碧色、红褐色(糖色)、黑色。

杂色:随混入玉中矿藏的色彩。

皮色:白、红、黄、褐、黑。

作色:随人工染色不同。

沁色:黄、黑、红、褐、白、绿、牙黄、土黄等。

二、和田玉的辨认办法

和田玉雕刻大师告诉你和田玉辨认的办法有科学的办法和经验的办法。

科学的方法便是进行岩矿判定、玉石细度判定、玉石杂质成分化验等。一般爱玉的收藏者做不到。经验的办法比较实用,是指使用放大镜,靠肉眼,凭手感,试硬度,照光透等就能确认是不是和田玉,是好玉仍是次玉。

和田玉雕刻大师

现和田玉雕刻大师分述如下:

掂分量和田玉的比重为2.9~3.1,比一般常见的岩石(比重为2.5~2.7)要重,有压手沉重感。有经验的人用手掂一下就可区分。

试硬度和田玉的硬度是摩氏5.5~6.5度,能够刻动玻璃,而不少似玉的美石往往硬度不够。

听声响和田玉的结构要比一般石头紧密,当玉料、玉材或玉器的块度、厚薄合当令,击敲后会宣布清脆悦耳的声响,而同样形状的杂玉、石料就不能。

感温度和田玉的导热系数偏小,传热不好,会使人感觉温润(不那么凉)。而一般石英质和碳酸质岩石、玻璃等导热系数大,用手背试一下,玉温而玻璃凉。

看水头水头指的是玉的通明程度,玉中的透闪石含量大,结构细,杂质少,吸附水多,玉质通明度好,水头足。

看油头油头指的是光泽油润程度。玉中的透闪石呈纤维状交错结构,抛光后的外表呈凹凸不平状,光线进入玉石会发生漫散射,外表呈散反射,使玉石看起来内部通透、晶亮,体现在外部,观感油亮润泽。油头好与外表抛光有关,抛玻璃光有利于体现水头,抛柔光有利于体现油头。好玉的油头大。

观皮色玉石表皮往往会有不同的皮色,籽料加工有时会留有原来外皮的色彩,有枣皮红、秋梨黄、荸荠褐、烟油黑、芦花白,这些皮色是玉工留下来配合图案(巧色、俏色)或证明本品确是籽料的(有皮色是籽料的一大特色)。去掉外皮的玉器,有时候会留下一些深化玉肌的“皮根子”。古玉埋地出土之后,会有多种沁色,表皮会有风化腐蚀后的变色。有的玉器通过染色改变了原有的色彩,有的人故意在新玉上加色作旧以充古玉,会留下酸蚀火烤上色作皮的痕迹,需求细心区分。观皮色能够初步确认是不是古玉,是籽料仍是人工作色,是不是作假。

看橘皮在玉器的外表,用肉眼或用放大镜能够看到,好像橘子表皮那样的皱纹、斑块和凹凸不平的现象。有的橘皮比较明显,斑纹大突起高,但有的橘皮很小很细,不必高倍放大镜迎光细心搜索很难区分。橘皮的构成是因玉石内部结构不均匀、玉质各部硬度不相同。通过揣摩抛光之后,细密坚硬的部分不易磨损而突出外表,这种因为透闪石微晶纤维交错结构导致玉石抛光后构成凹凸不平的现象,成为软玉的一个特征。橘皮突起的部分,往往是结构细密的透闪石团块,而凹下的部分是结构较松的部分,它的皱纹斑块和歪曲的特殊形状,反映了玉石内部微晶纤维交错结构的微观本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