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总监:王兆丰
联系电话:15506182178
13937722557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王路133号
姑苏饭店斜对面
网址 :www.fengshizhai.com
创新固然是重要的,但在此之前要明确的是,玉雕艺术与传统哲学思想是不可分割的。
玉雕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持续发展,已深深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并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纵观中国玉文化,我们不难发现玉文化在几千年的演变中无不体现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中国人向来对玉抱有特殊的情感,长久以来敬玉、爱玉的传统风俗一直延续着,玉雕在中国历代的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都表现出其特殊的影响作用。上古时代人们对图腾的崇拜,在用玉制作祭祀用的礼器时,会雕刻上各民族部落的图腾以表达美好意愿。又如明清时期,民间玉雕工匠的辈出,使得当时的玉雕题材和表现手法多样,民间诗画艺术与玉雕作品相融合。
玉雕作品的设计题材取自中国古代哲学和民间故事,玉石雕刻大师指出玉雕除了能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感官享受之外,还能带给他们意味深长的回忆甚至警示。
同时,玉还被文人赋予了特殊的社会含义。东汉时期,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说:“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有五德者”即是古人借物寓意,将玉石所具有的光泽温和、内外一致、声音清脆、质地坚韧、柔中有刚五种品质,与人应具备的仁、义、智、勇、洁五种品德相比附,赋予玉的社会属性。
孔子言:“君子比德于玉”。君王无德,不可陪葬玉器。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对玉的评价是至高无上的,认为玉有玉德,君子有美德,人只有具备了玉的这些高尚品德才能成为君子,达到思想的最高境界。君子之美德,反映在玉雕的雕刻内容上,即以喜庆吉祥、尊君重道的题材来体现。
现在,玉雕创作的题材仍有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充满吉祥与趣味、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的事物,例如麒麟龙凤等瑞兽。因此在文化多元发展融合的今天,玉雕作品仍然聚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宗教、人文、绘画、书法等传统内容,成为题材的主流,玉雕艺术在创新中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