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总监:王兆丰
联系电话:15506182178
13937722557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王路133号
姑苏饭店斜对面
网址 :www.fengshizhai.com
玉雕作品要加入玉雕匠人自身的独特思维,切忌一味制作仿制品。
现代玉雕作品的价值扶摇直上,将玉文化带入又一个繁荣时期,但其传统文化气息却越来越淡薄。现代玉雕设计的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拆装、拼凑和重组,却离真正的创新非常遥远,许多作品只是一味地互相抄袭。每当一件具有新思路的作品问世,不过一月,便会有一连串的仿制品出现在大街小巷,新思路便成为了“烂大街”。
对未来玉器设计的思路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传承和演变仍是设计中的重点工作,设计者不仅要继承中国玉器经典文化,发扬中国玉器经典文化,更要懂得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技术的提炼和创新,要学会联想创作,即在别人的思路的基础上,融入了属于自己的新思维,这是区别于抄袭的一种创作形式。
在中国玉器雕刻的历史中,传统元素多之又多,借鉴、再创造的成功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和田玉雕刻大师提醒你仿品终究只能是仿品,仅仅抄袭别人的思维是无法体现自身创新思想的。若是仿品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设计者思维的形象表达,加入自身独特的琢玉体验,这就能对设计理念的提炼以及精准传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流行审美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年轻消费者渐渐成为了市场主宰,对玉器的需求也越发多元化。
一方面,成长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现代年轻人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充满了自豪感和自信。另一方面,年轻人生活在开放的快节奏社会中,他们在玉雕艺术品的收藏上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既要具有收藏把玩的价值,又要玉雕作品体现出长期不过时的时尚感。
这种要求与当代玉雕行业继承和发扬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这就要求现代玉雕匠人又要具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还要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