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总监:王兆丰
联系电话:15506182178
13937722557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王路133号
姑苏饭店斜对面
网址 :www.fengshizhai.com
“玉不琢不成器”这句古语是有道理的,河里出来的满皮籽料,假如不加雕刻,里边的优质内在就不能开释,好的工艺还能增加玉的保藏价值。
但是,有些藏家只认雕工,以为没有雕工玉就不美了,这就有点过火了。我们都知道田黄石很贵重,玉石雕刻大师用田黄治印留边款时都尽量少刻字,惜石如金。玉器便是如此,面临有美丽皮色的籽料,玉石雕刻大师往往都不忍下手,顶多仅仅去掉杂色,或只打个孔用于佩带,很多籽料都保持着原貌出现在各个拍卖会中,原石摆设也成为一种美。
急于求成,落入故事骗局
有些朋友到市场上看到心仪的玉,便急于想买下。商家看准机遇,添枝加叶假造一番故事,让人误以为这块玉有来头,有典故,增值潜力大,不买就亏了,致使买家脑筋一热就乖乖掏钱。尽管编故事的伎俩只能抵挡某些“菜鸟”买家,但这样的事仍是层出不穷的。
购买玉石首先要看清原料,是不是真玉?假如是真玉的话,再看产地,是新疆玉仍是青海玉,是俄罗斯玉或韩国玉,是独山玉仍是岫岩玉等。再看时代,是古玉仍是新玉?假如是古玉的话,就看雕工符不符合时代特征;是新玉的话,看玉质雕工怎么样,是不是大师所刻……所以在购买时心要淡定,不要盲目相信商家假造的故事。
玉器保藏者应学会辨别玉的质地,了解玉的特性,对和田玉、青海玉、南阳玉、俄罗斯玉、岫岩玉等硬度、色泽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还要有必定的历史知识,把握各朝代替换的次序,了解历代用玉的礼制、图画和特征等。具备了必定的文明素质,才干判别某件玉器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