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总监:王兆丰
联系电话:15506182178
13937722557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王路133号
姑苏饭店斜对面
网址 :www.fengshizhai.com
“玉”字始于我国比较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玉文化中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和氏之壁》、《鸿门宴》、《弄玉吹箫》、《女娲补天》等,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起名,如贾宝玉、林黛玉,还有多少年读不厌一部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块玩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和田玉雕刻大师表示玉是一种天然矿产,也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里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玉文化的支撑。古人有云:"玉入其国则为国之重器,玉入其家则为传世之宝"。
和阗玉都是形成在地块中的基底构造层中。地层建造的特点是具有前寒武系的镁质碳酸盐岩。构造属性的特点是即稳定又活动,活动性表现在有断裂构造活动和岩浆侵入活动,成矿的岩浆侵入为活动,成矿的岩浆侵入体为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昆仑山的东段,从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之南,向东至四川省的西部,至今未发现和阗玉。但川西的汶川县有龙溪玉,也为变质成因的软玉。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渎山大玉海》的玉料来自川西昆仑山余脉的岷山。已有文物指示,四川在古代就开采利用了软玉。如中国历史博物馆历代艺术陈列室的文物展品中有 1955 年四川成都羊子山出土的战国墓玉器。其中的玉凤,玉环,玉管,玉剑首,玉璜,玉佩等。大多数与和阗玉类似。这 “ 巴蜀遗物 ” 的玉料,很有可能部分是来自川西的昆仑山。东昆仑的一些地名带有"玉"字。如青海省内有白玉寺,四川有白玉县,玉隆、玉科、盖玉等。是否也产和阗玉或其他类型的软玉呢?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