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玉雕大师

新闻分类

产品分类

热门关键词

联系我们

创作总监:王兆丰

联系电话:15506182178

               13937722557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王路133号

姑苏饭店斜对面

网址 :www.fengshizhai.com


“玉是养德的好道具”是什么意思?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支持

“玉是养德的好道具”是什么意思?

发布日期:2020-08-27 作者: 点击:

德这东西太抽象,不好表现也无法描述。但是玉可以。玉有石的坚实,石无玉的通透;玉有石的刚劲,石无玉的温润;玉有石的质地,石无玉的细腻。和田玉雕刻大师指出玉的物质属性恰好和古人所推崇的德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以玉比德成为可能。佩戴、把玩,时时看得见、摸得着,便于随时随地躬省自身。

《说文解字》谓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管子》说:“玉有九德。”——仁、智、义、品节、纯洁、勇、诚实、宽容、条理。《礼记·聘礼》中说玉有“十一德说”——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孔子说:“玉有十德。”《北齐书》明志之言流传较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不以玉德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行动标准和指南。它的物质属性已被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玉文化。“君子比德于玉焉”,以玉比德,敦品厉行。

和田玉雕刻大师

一个如玉品性的人,无论处于人生的何种阶段都会彰显出波澜不惊、淡定从容的风格。经得起人生辉煌时的顺风顺水,也挺得住潮落时的寂寞和悲凉。高潮时的举止言行决不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懂得与人为善、平和待人的处世方式;潮落时则又能如一块璞玉,尽管尘土蒙住了光泽,内里依旧能晶莹剔透,并在再次出世时焕发出淡定后的温润光泽,如莲花吐芳,幽然无形,绵延不绝。这样一种玉的人格特质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所推崇的并为之不断修炼自身以期接近或达到的境界。

自打有了玉开始,爱玉的人一天也没有少过。千百年来,玉这东西就像道德标尺的具象,看到它占有它并不表示真的拥有它,德与玉兼养,才能玉人合一,这种境界恐怕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悟得到,悟得透。因此一个玩玉的人所谓“前三十年人养玉”,不如说玉也在养人之德。

时至今日,能用玉的品性躬省自身的人少之又少了,反倒是做玉石生意的人常将孔子“君子比德于玉焉”挂在口头作为售卖的噱头,不能不让人汗颜。当年孔子穷其一生才换得“金声玉振”的牌坊,如今却变成了稀松平常的四个字,是不是我们都麻木不仁感觉迟钝了呢?



本文网址:http://www.fengshizhai.com/news/740.html

相关标签:和田玉雕刻大师

在线客服
分享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