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两大强盛帝国。这一时期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国富民强。此时东西方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明交流,外来文明进入中国,给中国人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与观念。这也反映在玉文明的开展上。遭到波斯文明的影响,隋唐玉器上呈
发布时间:2019-09-12 点击次数:37
-
元代社会是一个由游牧民族主政的朝代,中华本土文化受到极大的压制。此时的玉器虽然保持了宋玉的造诣和风格,但却没能继续发扬光大,而是出现回落,其艺术性和加工工艺均显得较为粗糙。国家玉雕大师指出元代除碾琢礼制用玉之外,还将玉材广泛地用于建筑和家具
发布时间:2019-09-08 点击次数:55
-
中国宋代是一个手工业和工商业发展兴盛的时代,国富民强,文化发达。此时期的玉器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两宋玉器承袭两宋画风,通常画面构图复杂,多层次,形神兼备,有浓厚绘画趣味,完成了由唐玉偏重工艺性、雕塑性向宋玉偏重绘画性、艺术性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9-09-04 点击次数:81
-
一、明中期国家玉雕大师指出明朝中期的玉器趋向简略,承袭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兴盛,出现了具有文人色彩的玉器,如青玉松荫策杖斗杯等。明中期玉器的加工与集散多集中于东南地域如南京、上海、江西等地。上海陆深墓出土白玉铁拐李、白玉蝶、玉鸡心佩、白玉带钩
发布时间:2019-09-01 点击次数:49
-
明代社会的特点是国家始终处在内乱频频,内忧外患之中。但是承袭两宋特别是南宋以来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明代的商业非常发达,民间也因此变得富裕。玉石雕刻大师指出明代玉器的发展变化也是与社会的变化相关联的,从总体上看,明代玉器渐趋脱离五代两宋玉器形
发布时间:2019-08-29 点击次数:71
-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及戎。」 在中国古代,祭祀是各部落族群之中大的庆典活动。祭祀时一切用品都应是其时人们所能找到的好材料来制造的。因而,早期古人使用于制造礼器的材料大部份便是玉。咱们今日可以在大部分新石器年代的遗址里看到各式各样的玉礼器
发布时间:2019-08-25 点击次数:1184
-
玉摆饰呈现大体自宋以降而盛于明清两朝。这主要得益于玉矿石的来历拓广了,而且手工业加工技能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对坚硬的玉矿石作愈加精细、快捷的加工。明代的玉摆饰较为细微,多以文人玩物为主,如秋山图、玉山子、人物雕像、小动物等。所用玉料多为青玉
发布时间:2019-08-21 点击次数:87
-
在中国玉文化的早期,简直一切的玉器均是以玉用具的方式存在。这是符合历史及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玉矿石自身就是在旧石器时期,人类的祖先在制作简单粗糙的石制东西时意外发现的。国家玉雕大师表示因为玉矿石坚硬度较高(一般到达四级以上),能够用之来加工
发布时间:2019-08-18 点击次数:56
-
一、缅玉、硬玉、翡翠三者之间的关系缅玉、硬玉、翡翠是三种不同的玉吗?这三个词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其它不然.在汉语系国家或地区的国家珠宝界中,翡翠被称为“缅玉”。珠宝界老一辈中有人称“云玉”,因现代缅玉由云南输入,误认为产地,故得名。清代中叶
发布时间:2019-08-15 点击次数:79
-
一种叫法1、艳绿:绿色纯、正、浓,但不带黑色彩。2、碧绿:绿色鲜活,若生于玻璃地中,如绿水般轻摇欲滴,色彩较艳绿浅,为标准绿色之代表。3、阳绿:绿色鲜阳,微带黄色彩,也因其那份黄味,故绿色中带有亮丽之生命感。4、嫩绿:绿色较淡,不行鲜阳。5
发布时间:2019-08-11 点击次数:101
-
不同的产地,石英岩质玉石的质地、色彩往往有不同的特色。因此目前主要依据产地分为下列几个品种: (1)东陵石原是指印度产的一种绿色石英岩质玉石,因此又称:“印度玉”。因为玉石中含有丝点状的绿色铬云母鳞片,使得东陵石有一种星点闪烁的感觉,而且
发布时间:2019-08-07 点击次数:325
-
国家玉雕大师现将各品种及特征分述如下:白玉: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很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呈灰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羊脂白玉”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
发布时间:2019-08-04 点击次数:39